字体视界
按图片找字
2021
04-06
23:16
上传者

风云

来源

搜狐网

东京TDC大奖得主刘钊:我一直处于不太合群,甚至有点逆潮流的状态

「2021年东京TDC展」

2021年东京TDC展览于4月1日开幕,展出了今年度的获奖及入围作品。而在4月2日的东京TDC赏线上颁奖典礼上,东京TDC连线了世界各地的获奖者,对本年得奖作品进行嘉赏。来自广州的设计师刘钊及其团队another design凭借其「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作品,获得了本年Tokyo TDC大奖。

刘钊

「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是以观察者的方式和视觉去呈现粤语生猛鲜活能量的一次内容探索。从中英数字谐音、绕口令、语气助词、“鸡”的俚语、“菜名”、童谣、叠词这7个维度出发,这个项目并不止步于对文字与语言的呈现,而是通过激活粤语的独特韵律,将广州的街头文化进行了可感的视觉转化。而这个获奖视频,就是对整个内容的提炼与总结。

当准备在广州落座的时候,以街头与市井文化为其品牌形象的超级文和友联合another design策划了一次对粤语文化进行观察与解构的展览活动。广州超级文和友坐落在商业区中心,其空间的概念是老广州的场景还原。

在对语言,这个承载了当地文化与记忆的载体,进行解构与重现的基础上,这次展览内容和作品尝试重新概括广州鲜活、包容、生猛的城市生态。语言与街头美食这两种粤文化代表,在这次展览作品与空间中,通过视觉策划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融合与展现。

2021年东京TDC线上颁奖现场

在这当中流露的上世纪80年代广州的街市人情与烟火气息,也是最为打动东京TDC主席及评委浅叶克己的地方。浅叶克己在4月3日的获奖作品点评分享中谈到,虽然他不太懂粤语,但能通过这次作品感受到粤语的魅力。“每次去餐厅,菜单上的汉字都会引起我的注意,我不太懂粤语,但当我观察它时,这不会太影响我对汉字的理解。”

浅叶先生强调,观察对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这次对粤语的观察所体现的70、80年代的充满怀旧气息的字体氛围让他印象很深刻。“这些字体看起来并不特别,但可以同时使用这么多日常字体是非常好的事情。用这样日常的字体拿到TDC大奖,也是一次挑战。”

2021年东京TDC线上分享中,浅叶克己在点评作品

在这个项目中,刘钊与团队负责的不仅是展览视觉设计;从形式到内容的输出,甚至包括展览标题,都是由他们自己来组织产生,是内容与形式更为系统的一次连接。如此完整的一次创作,对刘钊来说,是他在文化项目策划上的再一次突破与提升。

>>

从文和友谈文化项目,对概念的诠释可以超越美丑

“很多时候,大家过于注重去思考客户想要什么和喜欢什么,而没有去想这个项目是否或怎样可以产生更多反响。”

一直以来,在文化项目深耕多年的刘钊从不满足于仅仅是形式上的视觉输出。在他看来,对概念的重视与透彻的解析,再结合形式的统一,才是对一个文化项目的真正拆解与再现。

「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海报

不少人在进行文化项目设计的时候,往往过于在意字体、图形等本身的设计,其实背后概念并不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字体也不会足够具备煽动性。文化项目更多的是在解题,而过于注重表面形式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形成流水帐一样的局面。

“很多时候,大家过于注重去思考客户想要什么和喜欢什么,而没有去想这个项目是否或怎样可以产生更多反响。”

刘钊在接洽项目的时候,一直更注重创作与策划的思维。在他看来,如果只停留在设计本身,其实只是在响应客户的需求,然后再进行视觉呈现与美化而已。而他则更多的是去创造一套逻辑,在客户原有的需求以外构建另外一层高于客户的需求,然后再与客户碰撞调和。

「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

与超级文和友的合作也是这样一个案例。以往许多时候,刘钊与团队是为艺术家负责,而这次语言展是为大众负责。在受众转变的情况下,他们主动参与到项目的定调,去把控更多的话语权。在这次合作中,他们与客户是在概念上共同合作的状态。在这次定调中,基于文和友原本街头与市井的调性,刘钊将展览基调落在“俗”这一点上,去用世俗的各种面向去展示粤语鲜活的生命力。

「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

在设计形式的选择上,刘钊直接将最市井日常的东西带到现场:“你在城中村走一圈所能看到的东西,可能我们都会想着怎么把那些东西用到我们的设计上面。”菜牌、灯箱、发廊灯、招租式的广告牌、信报箱、汗衫……刘钊与团队将他们在平日所观察到的细琐场景都收集起来,用最直观的方式给观者以沉浸式的感受。所以在最终的呈现中,能让大家感受到在这当中不只是视觉形式的观感,而是从视觉、内容、形式去综合体验粤语本土文化的魅力。

「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

在「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这个项目中,刘钊的角色更像是策展人或者导演。正如浅叶克己所言,这里使用的字体很“日常”,但也正是这些日常所组合出来的氛围,体现出超越平面设计的感染力。刘钊所着眼的不是美丑,而是无论怎样的设计形态,都能通过策划为自己所用。

「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可以说是刘钊在过去对概念的突破与策划思维的积累的一次充分的体现。而这种从不轻易满足、从设计跳跃到策划的转变,其实一直潜藏在刘钊并不安分的设计历程中。

>>

从深圳开始,埋下了不安份的创作欲望:

“尝过了突破的甜头,再也不会忘记要持续突破这件事。”

从2007年起的那四年,是刘钊奠定设计观念与行事风格的时期。当时的深圳有GDC07、X展、华侨城创意节、字运动、中岛英树展览等等各式各样的展览活动,整个城市的设计文化氛围特别浓厚, “那时候见识了很多大师的作品,许多设计都是不敢想象的。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很兴奋。”

看过与没看过,视野上的开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认识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奠基意义。那时候,刘钊加入了黑一烊主理的工作室SenseTeam。黑一烊的引导与启蒙,以及当时的许多前沿行业活动,都对刚入行的刘钊在设计的认知上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2011年,黑一烊与刘钊

由2x4策划的Nike“百战百胜”展览让刘钊至今念念不忘。这个对商业品牌100件代表作进行梳理的完整故事,贯穿了营销、品牌、商业策划等线索,令刘钊看到了平面设计不只是做一张海报,是可以延伸出沉浸式的体验与能量。

由2x4策划的Nike「百战百胜」展览

图片来源网络

而由SenseTeam策划设计的X展更是让他对平面设计的认知产生了颠覆性的理解。用灯管拼写的设计师姓名被摆放在菜市场、天桥、地下通道、停车场、旧楼天台等城市空间中,当大家在排图形的时候,X展就已尝试用摄影去做设计。这样前卫的方式完全打开了刘钊对平面设计的想象。在那时候,他就开始感受到,平面设计不只是使用Ai、Ps去排版,甚至用光管拼出來的字好不好看也并不重要,而是“平面设计还可以这样玩”这样的突破式体验。

“那是一种开悟的感觉,当你知道突破那种感觉是怎样的时候,其实接下来整个职业生涯都不会忘记再次突破这件事情。”

由SenseTeam策划的「X展-GDC07国际评委提名展」

图片来源网络

这样的冲击对刘钊来说是影响深远的,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与认识,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在他心中划下了一道很高的基准。这样敢想敢玩的种子在刘钊心里埋下以后,他在接下来的职业道路中就再也难以安守本分。在商业公司里无法呆过两个月,是因为刘钊越来越不能忍受不需要过多思考和无法打动自己的项目。他对突破的执着逐渐多于服务和满足别人,“我对自己的定位不再安于是设计师,而是总想去创作、策划一些东西。”

由SenseTeam策划的「社会能量」展览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对突破的渴望,也同样体现在他对自己不断进步的追求上。在看到「社会能量」展览上卡尔·马藤斯的作品,刘钊再次被平面设计的深度所撼动。在这之后,他前去广州加入王序工作室,也在那里认识了之后职业生涯的重要搭档詹火德。与詹火德所组成的设计工作室another design,承载了刘钊设计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对创作突破的不断探索。

>>

与another design一起从设计到策划,

从“拙”劲到前沿技术

“在文化项目上想做出点事,某种程度上是要有觉悟的。”

刘钊与詹火德的相识,对彼此而言都可以说十分幸运。他们对设计都有着相似的叛逆心态,从此在以后的许多抉择关头,有了这种并肩上的相互鼓励,刘钊就更大胆地实现着内心一个个设计玩法。

刘钊和詹火德

another design团队

在创立工作室之际,刘钊在香港翻到一本叫《anotherman》的杂志,那一瞬间他就觉得“another(另一个)”这个词特别符合自己对未来设计创作的定位和理解。之前所开拓的视野与内心的不安分,让刘钊在当时就暗下决心要去做一些非平面和非传统的设计。

“‘另一个’这个词有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意味。我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就特别兴奋,火德也非常认可这个词。我们希望我们未来团队所做的设计也是不随潮流,而且可以处于不停提出质疑、一直保持独立思考这样的状态。” 这样的定位与刘钊本来的性格也十分吻合,“我希望永远在强调‘另一个’,我就永远是这样一个不太合群、不太合适的状态,甚至有点逆潮流的意思。”

another design工作室与刘钊的办公室

another design的第一个项目「积极空间」已经展现了刘钊蠢蠢欲动去玩转设计的念头,以及初见他以后在不同维度上进行设计突破的探索。策展人将积极空间比作活跃在中国当下的小型自我组织的艺术机构。在这个综合的空间与平面的项目里,刘钊与团队用不同的架子焊成了一个个通道,将它们作为插件置于这个空间。

这个插件不只是填充空白,而是在不能在墙上打钉的情况下,起到了连接与激活空间的作用。谈及团队第一个项目,刘钊依然十分兴奋,因为这是他们两个不安分的人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它释放了我们不安分的心,从此我们就鼓励自己继续这样走下去。”

2014年 「积极空间」展览

2014年的深圳双年双城展(简称深双)威尼斯的推广展上,刘钊再次不想拘泥于只用平面设计去输出内容。他与火德一人拿着投影仪,一人拿着摄像拍照,通过投影的画面去实现超越二维的理念,在不改动深双LOGO的情况下“改动”了LOGO。投影的做法源于他们希望用电影去串联两座城市的概念,这也是刘钊自己对这次推广活动所去联想产生的理解。“这个做法其实不是去给别人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是我们自己去深挖项目概念,去感受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怎样做。”

2014年「深港双城双年展」

如果说之前的项目是刘钊在形式与解题方面的突破,接下来2015的深双、无乐不作与时间之风就是他和团队在媒介与内容上的探索,以及如何在它们的关系中间再去突出观念。

在2015的深双中,相比于直接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刘钊与团队借用了具有刻板印象的传统媒介——报纸,在旧媒介的再利用上去打破原有的认知与呼应“城市原点”这个展览主题。媒介本身虽然也可以被归类在形式里,但它对于传统理解里的形式是有所突破的,通过借用现成的东西,他们对观念与传递概念进行了更纯粹的探讨。

2015年深港双城双年展

2018年 连州摄影年展

而在这些概念探索的积累下,刘钊在2017的深双逐步发展出更进一步的策划思维,也让他们不安分的玩法拓展到了另一个维度。在为2017深双构建的视觉中,刘钊和团队邀请了40多位来自广州、深圳、香港城中村和城市中生活的居民、白领等不同人群,用自己的方式将展览名称、展览时间、地址等展览信息书写在从城中村回收的木板上,然后将书写了展览信息的木板在城中村搭建了3个视觉装置并拍摄形成海报。

2017年深港双城双年展

正如以前刘钊所感叹一样,字体的美与丑在这个时刻其实并不重要,在这次项目中,当他们将收集来的各类字体牌子搭建在一起的时候,“城市共生”的主题得到了最自然和鲜活的呈现。而这样的策展思维,其实也是刘钊对视觉传达本质的一个思考——通过打破形式的界限,去用更多维更广阔的方式去传达信息。

在这些项目背后,同时也是刘詹二人不计成本的付出。2015年深双他们为了做最后2000个袋子和信封买了3万多张报纸;2017年深双,他们总共花费了20万去制作这些装置。为了达到项目的最好效果,刘钊和詹火德都做好了不挣钱的心理预期,“在文化项目上想做出点事,某种程度上是要有觉悟的。”刘钊笑言。

2017年深港双城双年展 制作花絮

如果说前两届的深双都是在用一种比较“拙”的方式在做设计,那么2019的深双则用了更为当下和科技感的方式去进行诠释,而这也其实体现了another design在近些年来的另一个维度的突破。

在刘钊看来,19的深双和15、17也是在同一个体系里的。在这次,他们收集了很多大数据库,在采集了包括天气、污染、点外卖、拥堵等指数在内的数据库资料以后,他们用不同的字体去对应到编程里面,然后通过编程去连接视觉呈现与当下环境变化的一个对应关系,以此去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刘钊来说,是在设计形式上的另一个跨越,也是对技术壁垒的又一次突破。在这以后,他们发现用大数据去“写”一个海报出来的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的设计方式在国内来说也可能尚不常见。

2019年深港双城双年展

2014年开始,another design 开始与连州摄影年展深度合作,他们以摄影的方式回应连州摄影年展及艺术与设计的思考。

而从2016末,another design与广东美术馆开启了合作的历程。「变相-水墨的维度」是他们与广东美术馆的第一个展览,王绍强馆长一直保持着尊重和开放的态度,为他们在美术馆的设计项目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创作空间。

变相-水墨的维度

在「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中,刘钊将着力点回归到纯粹的文字上,去对文字进行拆解和重组。“复相叠影”每一个字体的局部都是从它不同的笔画中拆解出来的,然后形成叠字,而这依然是可辨可读的,从中也体现了影像媒介之间的复合性和跨越性。同时,这个作品也在强调一种现实和影像的对立面;没有经过处理的英文穿在“复相叠影”中间,两者之间就形成一种上下层的空间。如果把中文比喻成现实,把英文比喻成影像,那它们之间形成的对立面也再次回归到项目概念里。

“复相叠影”在技术上其实只使用了非常简单的插件,但这种低技术层面所创作出来的强烈冲击力,也是这个项目的最大特点。而这也回归到了刘钊怎样去用最极致最适合的方式进行项目概念的呈现上来。

复相·叠影——2017 广州影像三年展视觉识别系统

获得GDC2017最佳奖

在最近的作品「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刘钊再次选择用编程的技术去展示展览概念。海报中的方块像一股漩涡,所形成的图形是混乱且不存在连续感。

交融的激流,是对2017广州影像三年展的概念的一种延续,如果说2017年「复相叠影」是对文字的解构,那么「交融的激流」就是对文字自由组合与编排的一种尝试。

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

系统识别了“交融的激流”这5个字后,又可以形成地图、人脸,或者其他很多东西,这可以是一个无限循环且没有规律的状态,所有这些画面都是通过编程去生成的。保持先锋性也是刘钊最近创作的一个维度,去尝试与当下的前沿技术相结合,在他们的团队中也已经有了许多熟悉编程的小伙伴。

交融的激流-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

>>

从AGI到TDC,

回归到行业与社会

“设计师不只是美工,不只是一个工具或者技术人员,他们也会涉及到很多价值与价值观的输出,甚至引发一些社会讨论和思考。”

在another design快速前进的6年后,刘钊迎来了设计历程上的另一个节点。在2019年,刘钊与詹火德抱着试一下的心态,最终成功入选AGI。在实现自己长期以来的其中一个理想的同时,这份突如其来的身份印证也让刘钊产生了更多自我怀疑与反思。AGI会员的身份意味着什么?成为AGI会员后需要有什么行动?

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

在过去的几年,刘钊一直在探索平面设计的本质和意义,当从设计的思维拓展到策划的思维,刘钊对设计师的角色也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理解。“设计师不只是美工,他不只是一个工具或者技术人员,其实设计师也是会涉及到很多价值与价值观的输出,甚至引发一些社会讨论和思考。”

在「讲什么-广州语言观察展」、时代艺术节、与刘庆元的合作等最近的项目中,刘钊都在尝试输出自己的思考与内容,去提高设计的文化与社会价值。“AGI更大的意义可能在于回归到社会责任本身,去验证设计对于社会及各行各业所能发挥的力量。”

刘庆元与刘钊合作作品

在去年末,他参选了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理事选举,成为了新一届的深平协副主席。“今年参选深平协,其实我会希望看看能回去为行业做点什么。”

从事文化项目设计多年,关注到设计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对刘钊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现在不少人做设计,是为了做设计而做设计。有时候创作了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但其实背后缺少一个核心,没有想要表达的概念或者也没有在某种形式上进行了探索。在本质上,他们还是停留在一个个人的层面去做设计,没有拓宽到更广阔的维度去进行钻研。其实往往到了后面,更多的人文、社会的问题就会涌现出来,即是说设计到底能改变什么?”

SGDA第十届理事会选举

所以现在刘钊在做文化项目的时候,更渴望能够带入一些社会性的思考。在概念与技术同步并进的同时,他期许可以辐射出更多社会能量。“哪怕只是一些很小的展览和活动,我都希望可以先去激活这个地区的设计力量,让更多人关注到平面设计。”

这些年一路走来,刘钊可以说从未安于自己原来所处的位置,并且一直在努力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不安分与躁动,相信会让他在未来持续迸发出变化多端的能量。

文章来源:Design360


   免责声明:该文来源上传者上传或转载,也有作者本人供稿或转载,不代表字体视界、字体资讯、本公司的观点和立场,本公司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展示传播目的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供广大网友阅读与学习,丰富互联网信息。【该文如有涉及内容、文章、图片、字体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下线处理。(举报邮箱:font@17font.com ;举报者请提供:姓名、电话、如涉及版权请提供版权所属证明文件),我们会在收到举报邮件后尽快给予回复,经查属实会对内容进行下线处理。】
字库品牌: 华光字库
热门资讯 / 热门问答
推荐文章